兒童房
依孩子年齡大小,臥室裡的布置應隨其成長階段作調整,學齡前以安全和身心發展為考量,色彩盡量繽紛能多給予刺激,少給無色彩的黑、灰、白外,也避免使用紅色,這幾個顏色可以教幼童去認識,但於空間用色上千萬別用,因為黑色抑鬱、灰色消沉,白色雖具有想像但也空泛,若有「留白空間」則是給孩子一面可以塗鴉的白牆(牆面建議用類乳膠漆塗料上色或可以用水擦拭的材質,以利清洗重複使用),能讓他們盡情揮灑繪畫用,對於其創造力和美力發展是有助益的。紅色尤其深紅色在兒童房裡盡量減少大面積使用,是考量安全問題,因為紅色在無光 線或熄燈後,眼球視網膜的暗視覺對紅色最不敏感,所以家具或牆面若使用紅色容易造成黑暗中的碰撞或絆倒危險。除了前述顏色不用在裝潢布置上,房裡可給予多色彩的玩具收納箱(盒),藉由顏色管理訓練使其從小養成自理能力與收拾習慣。
6歲以後的學齡幼童,開始步入小學教育階段,漸偏重智能和體能學習發展,盡量給予孩子學校以外,在家有個能放鬆的休憩環境,建議整合設計睡覺和閱讀空間於兒童房裡,以利孩子從小養成自我管理與自主性的生活習慣。尤其牆面書櫃或玩具箱的設置,電子類產品桌面與置物抽屜亦不可或缺。
依幼兒在四五歲時心理發展階段,會有一段「怕黑」期,「泛靈」想法讓他們對“具型”的物件,因為聯想而產生恐懼害怕,尤其關燈時的黑暗。因此在設計兒童房間時,須將其發展階段各個心理狀態務必納入考量,房間布置盡量給予明亮透光,用色上以智能學習與人際關係發展有助益的淺黃色、粉紅色或是淡藍色為主調性,去做一些層次變化。兒童房裡多用顏色對孩子的各項身心發展絕對有很大幫助。(但可惜的是多數父母往往忽略孩子對色彩的感受與需求,而錯過幼童成長學習的黃金期。)
成人能注意兒童房布置細節,藉此訓練孩子養成生活作息的良好習慣,從一個優質的境教開始,越小時候給予教養效果就越顯著。父母能好好利用其專屬空間使其學習自理且培養其獨立感,環境對於幼童的潛移默化,會在成長過程中漸漸體現出來。
特別提醒,在兒童房裡在不干擾睡眠的地方安裝多個小夜燈,以利父母半夜關照或是夜半孩子醒來的一種安全與安慰考量。小夜燈最好是孩子喜歡的形式或造型, 參與選擇就會有認同感與浸潤感,自然對身心發展絕對有助益。
冇有:
人類一生最早的學習關鍵期在於學齡前後‚
作父母的真不能輕忽這階段的給予學習材料。
非接觸藝術或美術的孩子才需要重視色彩‚
而顏色的接觸應該是全面性的‚
才能自幼啟發美感知覺‚
進而陶冶身心刺激智能發展。